湯若望:以學識和品行行走于兩朝宮廷

來此討論目前的教育制度問題!也歡迎分享您的教育經驗談及各種教育討論諮詢。

湯若望:以學識和品行行走于兩朝宮廷

文章獅子貓貓 » 2014-06-09, 10:01

湯若望,29歲抵達中國,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在中國度過了40余年的生涯;他不僅是第一位擔任欽天監監正(相當于現在的科技部部長兼天文臺臺長)的西方人,還是順治皇帝十年執政期間的國策顧問、孝莊皇太後的義父及康熙皇帝的數學、哲學老師;他編撰的《時憲歷》,是中國人受惠至今的農歷;他是第一個將天文望遠鏡引入中國的人,並在數學、醫學、建築、機械制造與哲學領域,將西方近代先進科學技術和學識輸入中國。

擔任朝廷官職
在中國古代,歷法是帝王統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與象徵,一個新統治者登基後往往就會制定新的歷法,其準確度具有政治意義,歷法錯誤往往就意味著動亂。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克勞迪亞‧柯蘭妮教授說,明朝末年,行用多年的“大統歷”誤差漸大,欽天監所預報的天象,尤其是日月食屢屢失敗。在用中國傳統方法與西方方法預報日月食幾經校驗比較之後,崇禎皇帝在1629年3月27日發布的法令中允許了歷法的改革,徐光啟成為這次改革的首領,他選擇了一些中國和歐洲的合作者,湯若望1930年加入徐光啟的團隊中。自此湯若望的名字與中國歷法的改革緊密相連。這個團隊歷經5年,編制了包含137卷天文學書籍的《崇禎歷書》。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接著,多爾袞率清軍趕走了李自成的大順軍,定鼎北京。亂世中一直守護著教堂裏的書籍儀器和《崇禎歷書》的湯若望,將新版歷書獻給了大清王朝,獲得了新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主管天文歷法事務。新法歷書更名為《時憲歷》在全國頒行。

柯蘭妮說,湯若望是第一位擔任欽天監監正的西方人,但實際上,湯若望開始並不同意擔任這個職位。因為身為耶穌會士,是不允許接受任何政治的或命令之外的其他有勢力的職位。但是湯若望在中國的上級——傅泛際對此事給予了許可,湯若望只好服從命令。湯若望在欽天監擔任監正一職並非一帆風順。耶穌會內部一直有人對他擔任朝廷官職表示反對。耶穌會士利類思和安文思譴責湯若望,認為他不應該研究“迷信”的流行歷法,不應該接受這麼高的官位,也不應該貪戀官位所帶來的虛榮。此事件在中國和羅馬都得到了處理。直到1655年,耶穌會考慮到傳教的使命,正式決定湯若望可以繼續擔任他的職位。教宗亞歷山大七世于1664年決定,耶穌會士可以接受要職。

優良品行讓湯若望成了順治皇帝的“洋爺爺”

清初的順治皇帝與湯若望有著十余年的交往與友誼。
1644年,年僅6歲的順治在北京登基,其時,湯若望以在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後的近代學識,名滿中國。大連藝術學院阮振銘教授說,湯若望通過他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對順治的重大決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進而影響到清初的政治格局。

由于皇太極早逝,大權在握的多爾袞利用一切機會削弱小皇帝順治的權威。阮振銘說,為了實現逼宮,多爾袞不惜將“國庫中一切錢財俱被搜掘”,著手建新城,準備把即將廢除的順治囚禁在那裏。面對此種囂張的行為,滿朝文武、皇親國戚沒有一個敢說“不”,連皇太後孝莊也沒有挫敗多爾袞的良策。這時湯若望以欽天監監正的身份,用測試天象的記錄,在皇廷上以“蒼穹示警”,奏請停止這一工程,從而使得迫在眉睫的逼宮危機得到緩解。

阮振銘說,湯若望大義凜然的“蒼穹示警”的奏請贏得了少年天子的好感和崇敬,但他還是派親信秘密地對湯若望的人品進行調查。密探們暗中跟蹤湯若望,晝夜監視其活動,甚至在深更半夜也尋找借口闖入湯若望的住處。密探們的情報讓少年天子確信,湯若望的誠實優良品行有如真金,他才向湯若望敞開了自己壓抑多年的心扉,他們之間“相知無疑”,無話不談,彼此成為了知心的忘年朋友。在處置多爾袞黨羽之後,順治曾在一天之內加封給湯若望三個“一品官爵”。與此同時,皇太後孝莊也拜湯若望為“義父”。在順治的特許下,湯若望可以自由出入宮禁,考慮到湯若望已經年過花甲,順治免除了他在晉見時所行的三跪九叩的禮節。即使是去南苑行獵,也會給湯若望準備一個貂皮褥子作為下榻。順治與湯若望的關係融洽,“猶如家人爺孫”。在順治執政的10年中,湯若望進諫達300多次,其中大部分被採納。

在來華的途中成為望遠鏡的發燒友
在北京長安街西端的“中華世紀壇”裏,有一個圓形的“世紀廳”。內環形墻上裝飾著以中華文明發展史為主線的大型浮雕群像,縱觀數千年,對中華文明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依次排列,其中有兩位外國人,一位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意大利人利瑪竇,利瑪竇身著儒生服飾,專心致志地操作著一架望遠鏡。這似乎告訴人們,利瑪竇是將望遠鏡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但實際上,望遠鏡卻不是他傳來的。

北京行政學院余三樂教授說:1609年,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觀測星空,取得重大發現。當時利瑪竇遠在幾萬裏之外的中國,而且第二年(1610年)就去世了。因此利瑪竇不可能將望遠鏡傳入中國。

余三樂說:1618年,耶穌會士“金尼閣”帶領包括湯若望在內的22名志願到中國傳教的年輕耶穌會士從裏斯本前往中國,隨船攜帶的儀器中就有一架伽利略制作的望遠鏡。在漫長的航程中,那架望遠鏡成了熱衷天文學的湯若望愛不釋手的儀器。他“很勤奮地做觀察星象、流星、風向、海流和磁針移動”等等工作。在到達中國前,湯若望就對這一新問世的科學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式諳熟于胸。湯若望1622年進入北京,先是在北京學習中文,其間準確無誤地測算和預報了三次月食,顯示出了他的天文學才能。望遠鏡應該就是在此時被帶入了北京。當時,到教堂參觀的中國朋友,看到這種望遠鏡,興趣盎然,好奇地問這兒問那兒。可能就是為此,1626年,湯若望用中文撰寫了第一本全面介紹望遠鏡的著作——《遠鏡說》。

後來,湯若望借助望遠鏡參與明末的歷法改革。1633年,為了向皇帝證明新法歷書的優越性,徐光啟的繼承者李天經建議崇禎皇帝也用望遠鏡試著觀測一次日月交食。皇帝準奏,命湯若望和羅雅谷進皇宮安裝望遠鏡。于是,中國皇帝也第一次使用了望遠鏡。

資料來源:大連日報2012年06月16日 11:13:19
頭像
獅子貓貓
 
文章: 198
註冊時間: 2014-05-20, 11:40
來自: 浪漫情懷、隨風輕舞、月下老人、瘋都鬼城、戀愛大學、心夢物語、風月傳說、上班一族、星願談心、咖啡戀語、悸動真情

回到 教育學識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