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生活類型投資術,累積你的新富力

台灣股市、基金、國際股市、匯市、理財試算、理財入門、交流園地等服務,完整理財資訊,讓自己變成富翁富婆。

3大生活類型投資術,累積你的新富力

文章阿桑 » 2009-07-24, 12:51

【「生活類型投資術」報導,73期《Cheers雜誌》】
工作多年,存不到半毛錢?

case1 哎,我是月光族
你為什麼沒有錢?
理財大漏洞: 花、花、花,刷、刷、刷,我是月光族啦~

光是記帳似乎還不夠,有沒有讓月光族快速向消費壞習慣say goodbye的方法?

過來人經驗談: 強迫自己存三分之一薪水,月光族 Bye-bye

(德盛安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段嘉薇)
其實在工作頭幾年,我也是標準的「月光族」。
這種心態其實不難理解:從學校畢業,花「自己賺的錢」,宣告經濟獨立,脫離向父母拿錢的日子,我才真的像個大人了。剛出社會時也有許多額外開銷,三不五時同學同事吃飯聚餐,女生出社會後還要大筆治裝費,每月3萬出頭的月薪,根本不夠花。

幾年之後,我才警覺苗頭不對,開始在每個月薪水中固定撥出1萬元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這樣其實很自由,存了錢之後,剩下的錢一樣可以花到不剩,繼續當快樂的月光族。那時因為年輕,投資策略較為積極,買的幾乎是風險較高的單一市場股票型基金。

1年後,這筆利用每月扣款的「強迫儲蓄」投資有小成,累積到20萬元以上的資本,我開始進軍「單筆投資」,剛好遇到早期新興市場漲幅,也讓我順利存到結婚基金。雖然我是屬於積極型的投資人,但選擇標的時,我十分謹慎。

我會注意基金經理人言論有沒有邏輯,是不是真的有依照所主張的投資哲學去操作基金,遇問題主動打電話到基金公司問到懂為止,還會上國外網站查詢基金經理人是不是常常發表評論,評估基金經理人和基金公司的知名度,看準之後再出手。

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嚴守一個投資概念:只投資自己擅長的標的,我很珍惜每一分錢,不會亂擺。

相對於國外,台灣父母對於子女的理財教育較為薄弱。從小我們頂多知道要「儲蓄」,很少有投資觀念。但在美國,只要與經濟有關的課程,老師和學生們一起討論股票,一點都不稀奇。同時,美國父母還會幫孩子投資,並且從小教他們如何看績效。

建立投資概念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投入時間心力,就像我當年從定時定額投資開始,越習慣投資,越了解如何布局市場。只要肯努力,你的投資IQ一定與日俱增,再也不會是和財富無緣的月光族了。

段嘉薇提供3個投資心法,和月光族say goodbye:
1.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每個月強迫自己留下三分之一的薪水用於投資或儲蓄,建立起「收入-投資=花費」理財習慣,每月領到薪水之後先扣除投資儲蓄的金額,剩下才是你可靈活支配的資金

2.明確定義出自己的風險屬性,確定之後慎選投資標的。不只要參考該標的過去績效,也要選擇信譽優良的投資公司。

3.投資不要太複雜,而且只專精於自己擅長的投資標的。

case2  缺乏理財動力和目標
你為什麼沒有錢?
理財大漏洞: 缺乏明確目標,沒有理財動力

「就當作沒看到吧。我的心態很easy(輕鬆),除了投資,有錢就想出國玩,反正趁年輕,何必斤斤計較?」
「反正年輕,何必斤斤計較?」這句話也許說出很多上班族的心聲。
這樣真的好嗎?該來的遲早要來,就如他自己提到的,現在還年輕力壯、身無罣礙的上班族,遲早有一天要面對結婚買房、五子登科、退休後問題,屆時,錢從哪裡來?

專家解析: 設定理財目標,你就會開始節流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協理黃培直)
現在年輕上班族的薪資依存度很高,開銷大,收入卻有限。以一個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平均月薪不到3萬元,真的很難存到錢。

這時就要靠人生藍圖來支持你著手改造財務狀況。換言之,想深一點、想遠一點,有目標你才知道該怎麼投資。
雖然每個人有各自的人生規劃,但大抵而言,30歲以前過的是單身生活,30歲後成家,要負子女教育費、房租房貸,到40歲之前是經濟負擔最沉重的時候,這些重大支出,最好能提早準備。也別忘了,你的薪水也會隨著工作年資成長,到40~50規畫退休之後的居家醫療保險,就變成最重要的議題。我建議,薪資有限,造成每個月儲蓄偏低的上班族。可以採取開源、節流兼具的理財策略,雙管齊下。

節流的部份首先,整理你的消費習慣,找出每個月必要、非必要的開支。必要開支看能不能花少一些、非必要開支則盡量避免。其次,善用保險的節稅功能。花錢買精品,這筆錢就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如果用來提高保費,還可能幫你節稅,對財務狀況不無小補。

在開源的投資方面目前年輕上班族最常見的理財盲點之一,就是忽略了年輕時投資的複利效果。

投資時人云亦云也很可怕。許多投資人對市場或商品根本不熟悉,光從報章雜誌或是口耳相傳得到資訊,就跑到銀行來詢問,想買相關商品。其實,若要靠投資累積財富還是得做足功課,多聽各方意見,勿偏信一家說法。

總之,把人生目標和可能的重大支出列出,隨時檢視你離目標還有多遠,從中可以判斷你能承受的風險。例如,離時間點愈近,你就應該降低投資的風險性,短時間內就要用到這筆錢,萬一到時市場行情不佳,沒有時間讓你等待景氣慢慢回溫;反之,如果你的資金缺口大,就要承擔高一些的風險,接受放手一搏的可能。

黃培直建議,從日常生活著手,小習慣可以改善你的財務狀況:
1.養成記帳習慣,可釐清日常開銷是否必要。這也是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致富祕訣。

2. 聰明利用附加性高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折扣現金或紅利積點,但不要本末倒置,為了累積紅利就盲目刷卡。

3.想買東西(尤其是奢侈品)時緩一緩,等到打折期間再下手。但也不要因為折扣就買了一堆自己原本不需要的東西。

case3 浮沉股海,亂投資!
你為什麼沒有錢?
理財大漏洞: 投資不當,瘋明牌

投資股票大有賺頭?出社會多年,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投資本是期待賺錢,沒想到股票反倒套牢了自己的資產。
面對「賭性堅強」,投資卻不謹慎的上班族,有沒有解套的可能?

股海浮沉錄: 慎選標的,別天天進出股市

(大華證券資深專業經理劉心陽)
30歲之前,我只要有錢,一律擺進「股票存摺」,那時我天天看盤,感覺每天都看到不同風景,大賺過,也慘賠過。但一年加加減減下來,往往打平了。

其實短線操作股票要賺錢並不困難,關鍵在於你如何守住賺到的錢。現在我把投資帳戶分為兩個,一個只短線操作來測試行情,或「止手癢」用,金額一定不超過20萬;另一個帳戶長期持股,是我主要獲利來源,這個帳戶資金1年只進出股市一、兩次,而且持股一定超過半年。

1年只進出一、兩次其實很有道理,因為台股行情再差,1年也一定至少有1次行情;一定要按捺得住,不要看到股票漲個兩成,就急著賣掉,這樣長期持有逼迫你認真去選好的股票。

選股有3要訣:首先,選對好的產業其次,選對好的公司再來,選對好的老闆

平時多看報紙,熟悉現在大家在討論什麼、什麼話題最熱門,觀察個半年下來,其實長期的趨勢不難找到;選公司時注意它的EPS(每股盈餘)和老闆的經營哲學,投資一家公司股票,其實就是投資那家公司的老闆如果整個產業都在往下滑,唯有某家公司好,那這家公司可能大有問題,它的EPS可能是做出來的;如果挑對了正在起飛的產業,再從中找到體質最好、老闆有信譽的企業,雖不中,亦不遠矣。

至於所謂「明牌」可以參考,但一定要過濾。很多媒體上報的明牌都已經短線過熱了,這其實不能全怪記者,媒體追求的常常是「新聞性」,能有好消息,值得登上報紙的股票,常常已經漲了一段,這時你就要考慮清楚,到底要不要追高。

如何過濾明牌?有些明牌已經漲了好一陣子,價格也高,可能較不適合出手;另外有些「明牌」常常是公司出現大狀況的「轉機股」,帶有神祕感,但很多體質優良的公司,例如台塑,因為經營穩健,反倒不會成為明牌,但靠台塑致富的人並不少,這也是你不能忽略的。

最後,我個人建議不要天天進出股市。就像歐洲股神所說,「天天坐賭桌的人不會賺錢」,股市不是零和遊戲,它可是要抽佣金的。

要在股市中賺錢,EQ要比IQ來得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急躁,最高點或最低點沒有人會知道,但相對高低心裡一定要有譜,最怕就是你手中有股票,卻連賺多少賠多少都弄不清楚,那就很糟糕了。
『 難 』
相愛容易相處難 相處容易了解難
了解容易互動難 互動容易開口難
*人與人相處 ︰ 最重要的是了解 ﹗最可貴的是諒解 ﹗最悲哀的是誤解 ﹗
阿桑
 
文章: 350
註冊時間: 2009-04-07, 13:28
來自: 咖啡戀語坊

回到 理財金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