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暴龍與肯德雞的最新爭辯

文章發表於 : 2009-09-07, 22:15
樹枝孤鳥
2009 年 2 月 12 日,是全球一個大日子 — 瘋完愛因斯坦之後瘋達爾文!這一天,在英國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將要盛大開幕「達爾文特展」 — 明年,是演化論之父達爾文 200 歲的冥誕,也是演化生物學聖經「物種源始」發表 150 週年紀念日。全球正在掀起一股達爾文的熱潮!讓我們拋棄洗錢風暴、認識世界地理的沮喪心情,一起歡欣加入演化論的大熱潮。就在前不久的 9 月 14 日,英國大主教理事會公共事務負責人布朗博士,代表了英國國教發表一份正式聲明,向 150 年前教會攻擊達爾文的學說,聲稱是「褻瀆聖靈,觸犯了君權神授的天理,有失人類尊嚴」提出道歉。 — 雖然達爾文早已安眠了 126 年。就一如在 16 年前的 1992 年 10 月 31 日,梵蒂岡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伽利略蒙冤 360 年之後,對其審判發表了正式道歉聲明,期望能喚回「信念尋覓理解」舊時代的核心美德。讀之令人莞爾,又不勝唏噓!

古生物學家沉迷於化石堆裡,化石為演化作見證。暴龍與肯德雞的聯繫,恐龍與鳥的恩恩怨怨,是最近十年來古生物學家最火熱的議題!最近有幾件事,值得一談。



2008 年 9 月 12 日,美國「科學」期刊登載了紐約自然史博物館與哥倫比亞大學合聘教授布魯塞特 (Stephen L. Brusatte) 等人的論文:「恐龍的演化輻射適應中,優勢卓越、競爭存活、與機運投機主義之辯」。恐龍崛起於三疊紀晚期(距今 230-190 ma ),恐龍支序接續快速的擴張,成為當時中、大型陸棲生態系中的要角,並且跨越三疊紀/侏羅紀的大滅絕事件,成為優勢的系譜。而同時,另一支的鱷型動物(專業上稱為脛跗類群 Crurotarsans )卻多數式微而趨於滅絕。為什麼?我們一直以為恐龍是競爭、適應、輻射的演化結果,優於其它四足動物,因為牠們具有著直立的姿態,有利於速率與機動性;或者因為牠們可能是一群溫血的動物。這篇論文引用 64 個分類群與 437 個確鑿的骨骼特徵,加以分析恐龍與想像中主要的“競爭對手”之間的演化速率與形態上趨異性 (disparity) 的比較,結果出人意表。在恐龍最初始三疊紀晚期(大約 30 ma )的演化歷史中,牠們與主要脛跗類群支序,共生伴行,分享棲境;而後者占有更廣大的形態空間,而且具有不明顯的演化速率。這意味著恐龍不具有超群的卓越性!而鱷型動物在歷經三疊紀晚期,大約 216 百萬年前大滅絕事件中,大多數消逝不見了,那是機運不佳所使然。相對地,恐龍出類拔萃,歷經三疊紀晚期 (Carnian-Norian) 與三疊紀/侏羅紀(大約 199.6 ma ),總計二次大滅絕事件,成為獲益者,是倖存者!恐龍的優勢誠然是 Contingency— 一項偶然事件的意外結局!

第二項議題,在 2008 年 8 月 28 日,另一篇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由 Rex Dalton 博士特邀撰稿:「霸王龍與雞的親緣連結說法最新的質疑正在翻騰」。恐龍與鳥的系譜關係是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主流思潮。這篇報導詳述緣自於 2007 年 4 月 13 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中的一篇論文,以及其後所引發一系列大戰的七篇論文。任職於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及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史威舍教授 (Mary H. Schweitzer) ,宣稱在白堊紀晚期,大約距今 68 ma ,一件發掘自美國蒙它拿州地獄谷的暴龍大腿骨中,扱取了膠原蛋白質,並且與“肯德雞”的蛋白質符合一致,強化了恐龍與鳥系譜之間的親密關係。這可是天大的消息,媒體跨頁的頭條新聞!然而,質疑聲從此而起。任職加州大學的電腦生物學家及其團隊,宣稱他們到目前為止所釋出的原始數據,無法支持其論點。 2008 年 1 月 27 日,英國優克大學 (Univ. York) ,以 Mike Buckley 教授為首的 27 位作者,聯名在「科學」期刊發表論文,質疑霸王龍膠原蛋白質的論點。 7 月 30 日, Tom Kaye 更直言指出,所謂膠原蛋白,事實上是細菌質的粘膜所沾染的遺根。原始操作質譜儀分析的 John Asara 教授,被迫先後抽掉了數個所稱暴龍蛋白質的數據,並且再度宣稱其論文的可信度。這可激怒了這一群長期操作現生生物基因圖譜的科學團隊們。 Pevzner 教授直言,他們在尋求一個正直而客觀、嚴謹的回應:到底還要歷經多少的批判、質疑,才能將這篇原始石破天驚的論文從「科學」期刊中抽掉!

科學,誠然是一種持續在試探、辯駁、質疑、否定或修正的暫存假說中,慢步前行;它迷人之處,也在於此。下一期我想詳述今年大學指考生物科閱讀題 — 恐龍、鳥與支序分類的試題。我認為所有公布的標準答案,都將受到嚴厲的質疑。且拭目以待,下回分解